<track id="vdt1n"><span id="vdt1n"></span></track>

              <track id="vdt1n"></track>

              <track id="vdt1n"></track>

                爭做新時代最美國企 水發能源把責任刻在“骨子”里

                欄目:企業新聞 發布時間:2022-06-20

                6月15日,“2021山東社會責任企業(企業家)”發布暨“2022山東社會責任企業”推選活動啟動儀式在濟南舉行。水發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王振欽獲評“2021山東社會責任企業家”,水發能源集團和水發農業集團獲評“2021山東社會責任企業”。


                近年來,水發能源始終秉持著服務民生、服務社會、服務發展、服務大局的企業宗旨,把國企責任書寫在國資增值、脫貧攻堅、產業援藏、鄉村振興、傳承紅色基因、履行“碳達峰、碳中和”目標使命擔當上,先后榮獲“省級文明單位”“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狀”“山東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”“省屬企業先進基層黨組織”“山東十大財經風云人物”“魯股公司治理十大典范”等獎項,獲評全國市場質量信用 AA 級稱號、山東市場質量信用 AAA·用戶滿意標桿級企業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產業援藏 激活藏區“造血”能力


                積極創新援藏方式,水發能源在桑珠孜區投資4.5億元建設日喀則50兆瓦“光伏+儲能”綜合能源示范項目,由過去的“輸血”轉變為“造血”,開辟出產業援藏的新路子,創造了“當年簽約、當年開工、當年竣工、當年投產”的“水發速度”,是西藏自治區最大的光伏儲能示范項目,也是西藏以清潔能源產業發展來助力脫貧攻堅的典范。該項目每年可為藏區提供源源不斷的綠色電力,可節約3.06萬噸標準煤,減少溫室氣體排放8.47萬噸,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003噸,為日喀則地區電力的調峰調頻起到較大作用,每年給日喀則貢獻稅收約500萬元,土地流轉每年給異地搬遷貧困戶增收近30余萬元,為日喀則脫貧攻堅注入了新活力,為建設美麗新西藏做出貢獻。省委書記李干杰、西藏自治區領導對水發集團履行國企擔當、積極參與援藏建設給予充分肯定。


                項目扶貧 帶動沂蒙老區鄉村振興


                水發能源在沂南縣建設的49MW光伏扶貧項目,自建成后,每年向興旺莊村支付土地租賃費80余萬元,村“兩委”將其中70%分配給村民,電站與村內貧困戶簽訂合同,吸納貧困群眾64人就業,年人均收益3600元。近年來,大力推進“光伏+中草藥”農光互補生態發展模式,將生態農業與光伏應用有機結合起來,發展集約型、生態立體經濟,開展光伏發電的同時優化空間布局,走出一條大型集中式光伏電站實施農光互補、帶動村增收戶脫貧的鄉村振興新路子,讓興旺莊村鄉村振興這幅“畫卷”,既看得見綠水青山,也留得住金山銀山,具有極大的推廣和示范效應,被臨沂市列為扶貧示范園001號。此外,在巴彥淖爾、嘉峪關、臨洮、臨朐等自然環境惡劣、經濟落后地區和山區投建光伏電站,始終將產業發展書寫在脫貧攻堅、鄉村振興的國企責任實踐中來。


                踐行雙碳目標使命 吉電入魯優化兩省能源結構


                水發能源投資建成“吉電入魯”通榆縣50萬千瓦陸上風電項目。年發電量達到17.5億千瓦時,一年可節約標準煤48.5萬噸,減排二氧化碳126.1萬噸。2021年5月開工,2022年3月并網發電。該項目為國家“外電入魯”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省委、省政府確定的能源結構調整“三個三分之一”目標要求的配套風電基地項目,被列入山東省“十四五”能源規劃重點項目庫,項目對于保障全省電力供應、優化能源結構、促進節能減排具有重要意義。項目從開工建設到并網發電用時共計9個月,在同批次核準的風電項目中最先完成核準前準備、最先完成招標工作、最先開工建設、最先并網投產,以高質量、高效率、高水平推進項目建設,創造了風電史上的“山東奇跡”。作為水發集團實現“干一項工程、樹一座豐碑、育一批人才、拓一方市場”的示范工程,也彰顯水發集團助力東北地區產業振興、能源結構調整的政治使命與國企擔當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業務布局 圍繞“一帶一路”書寫水發足跡


                作為中國能源領域的“生力軍”,水發能源涉足天然氣、太陽能、風能、氫能、儲能等清潔能源板塊,構建形成清潔能源、綠色建筑、新型材料三大戰略新興產業,海外市場包括澳洲、非洲及歐美國家,當前業務主要分布在“一帶一路”經濟帶的國內相關區域和沿線部分國家。勇擔山東新能源投資龍頭企業責任,加快構建以國內市場為主體、面向“一帶一路”國家的雙循環雙促進產業格局,大手筆布局漁光互補、農光互補、光伏建筑一體化(BIPV)、風光儲一體化、風光荷儲多能互補、5G基站光儲等項目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打造沂蒙紅色基地 創新黨建共建模式


                基于沂南電站優秀的紅色文化稟賦,水發能源探索提出“紅色基因+水發文化”黨建模式,打造集沂蒙精神現場教育、鄉村振興項目示范、水發文化展示傳播、精神文明共建共享、清潔能源科普宣傳、混改企業黨建創新、黨性黨風教學培訓等七大功能于一體的沂蒙紅色教育基地。以沂蒙紅色教育基地為合作共建點,先后與毗鄰單位興旺莊村黨支部、省委黨校岸堤校區、沂南縣委宣傳部等單位簽訂黨建和文明共建協議,到附近的孟良崮戰役紀念館、紅嫂紀念館等紅色場館開展聯建共建活動,深入挖掘黨性教育、產業發展、鄉村振興同頻共振的結合點,合力探索“傳承紅色基因 助推綠色轉型”發展新模式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踐行社會公益 日?;顒诱蔑@責任擔當


                自成立以來,水發能源就積極組織開展社會公益活動和志愿服務活動。通過一系列公益活動項目和社會慈善事業、員工自發的捐助捐贈,在扶貧、環保、教育和救災等各個層面積極行動,傳遞正能量。為切實踐行服務社會大局觀,組織開展“慈心一日捐”活動,開展“情系社區困難老黨員、感恩關懷暖人心”公益活動;為緩解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臨床用血緊張的現狀,舉辦“青春熱血,為愛接力”無償獻血活動,通過網上進行“疫情防控我倡議”活動,線下開展爭當“疫情防控志愿先鋒”活動和募捐活動有效落實疫情防控工作;開展“美化環境 黨員先行”志愿服務活動,把黨史教育實踐活動與美化環境有機結合,以實際行動踐行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;以志愿服務月為契機,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社會公益活動及志愿服務活動,切實踐行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責任,從來不是一句口號。今年截止到5月份,水發能源并網總量1447.1MW,發電總量共計61523萬千瓦時,相當于節約75673.29噸標準煤,累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1.3370萬噸。水發能源始終始終立足山東、布局全國、放眼全球,將企業發展至于綠色發展、生態發展的大格局中,始終將“責任”二字深深刻在骨子里,在責任中擔當奉獻,以實干篤行書寫精彩人生,以責任擔當繪就新時期最美國企模樣。